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东新街319号(新城广场)
电话:400-991-2828
主人管理入口
小二询价 立减30%
免费咨询酒店价格
会务顾问将在10分钟内给您致电,28分钟给您发送免费场地及报价方案
获取验证码
120S后重发
提交会议需求即视为同意 《会小二用户协议》《隐私保护政策》

本服务由中国知名的会议活动服务平台会小二提供。

请选择会议类型
评分: 暂无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488米
评分: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855米
精选点评
评分: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2公里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在“西安事变”主要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馆内举办有“张学良将军生平展”、“杨虎城将军生平展”和“西安事变”等基本陈列。共展出700余件历史照片、大量历史文件及几十件文物等。免费参观。

西安事变旧址的内容包括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住宅止园、张学良公馆;指挥部新城黄楼;以及发生事变和处理事变工作的主要活动场所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等。

止园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西侧,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环境非常清幽。这座别墅现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

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甲字69号,俗称“张公馆”,由东西排列的三座小楼组成。当年张学良住在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将军将中共代表团安排在东楼住宿。

新城黄楼位于今陕西省人民政府大院内,是张、杨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指挥部,也是当年西安绥靖公署所在地。蒋介石被捉后,首先被押到黄楼东客厅,几天后转移到高桂滋公馆。

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玄风桥,与金家巷张学良公馆相邻。曾是蒋介石移押住处。随其来陕的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卫立煌等10多人,以及后来从南京赶到西安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住在此地。

西京招待所位于西安市解放路和西四路交叉口西北,是30年代初杨虎城为招待国民党要员所建。当年,随蒋介石来陕的国民党军政要员陈诚、朱绍良、蒋鼎文等就住在这里。

精选点评
评分: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4公里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坐落于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门票27元。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它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多的介绍内容见下:

展览与表演

钟楼藏画:钟楼展厅内所展出的齐白石大师的十二幅作品,皆系一九五四年初大师九十岁时亲赠,这些幅长152厘米、宽50厘米的作品,是白石老人较大作品中的力作,鉴赏价值尤为珍贵。

编钟表演:欣赏编钟所奏的乐曲以及仿古舞蹈。曲目有民乐《登楼曲》,长安古乐《奉金杯》、《摇门栓》,名曲《春江花月夜》,古曲《飞天》、《大登殿》,编钟独奏《茉莉花》,以及《秦腔曲牌》。每日六场演出,时间分别为上午9:00、10:30、11:30、15:00、16:00、17:00,每场四首滚动演出,表演时间10-15分钟。

历史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迁移。钟楼底部基座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已封闭,而在钟楼周围开辟了圆形环道。

建筑特色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仅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浑然一体。

巨钟轶闻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钟楼迁到今址之后,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只有另换。

浮雕故事

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门扇上的一幅幅浮雕,讲述了许多古代的典故轶闻,每幅上方均有典故名称的名牌。其中著名的故事有: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长生殿盟誓;嫦娥奔月;李白邀月;伯牙鼓琴;画龙点睛;伯乐相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单刀赴会;岳母刺字;闻鸡起舞……等等。熟悉历史的游客仔细观看会有不少收获。

精选点评
评分: 暂无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4公里
评分: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5公里

北院门位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如今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为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即为俗称的“回民街”。街区内为仿古明清建筑风格,南

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

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北院门。

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现在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不容易找到,外地游客相对很少。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精选点评
评分: 暂无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5公里
评分: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5公里

八仙庵又称“八仙宫”,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庵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数次拨款整修。

八仙庵现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山门外有清光绪二十年砖砌大牌坊两座,门外的影壁上刻有“万古长青”4个大字。山门两端,钟、鼓楼分立左右。第三进正殿门楣上悬有清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洞天云籍”匾额,大殿两侧是东西跨院,东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每逢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八仙庵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四方香客都会云集于此。

八仙庵外有一条长100米左右的仿古街,开满了各式小店,主要经营各种香烛、宗教用品、工艺品、小商品、各种古玩物件等等。

典故传说:

八仙庵的大殿外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上刻有“长安酒肆”四个大字。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在长安时经常来这里喝酒,曾经多次醉倒在“长安酒肆”。

当时的长乐坊一带老徐家的稠酒颇有盛名。此酒是用糯米制做的一种甜酒粘稠如浆人称玉浆再配上清香的黄桂就成为当时长安街头的一种美酒佳酿——黄桂稠酒。一天李白与贺知章、张旭等八人慕名而来,结果为香气横溢的酒而倾倒,此后他们经常来这里喝酒吟诗,每次都要一醉方休。因而后人在他们经常喝酒的长乐坊立一个石碑,并修了“八仙庵”。当时的“八仙庵”是为了纪念李白、贺知章等酒中八仙而修的。到了后世道教逐渐受到皇家的重视,后人就把庙宇扩建成了道教吕洞宾、铁李拐等八仙的场所了。

今日“八仙庵”的大殿前面那块巨大的“长安酒肆”石碑依然如故。石碑后还有老徐家的黄桂稠酒店。店堂里高悬着这样一副对联:“李白问道谁家好,刘伶回言此处高。”

精选点评
评分: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6公里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东与钟楼相望,面积约1924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在西安城内,与钟楼相媲美的姊妹建筑就是鼓楼,两楼遥相辉映,故有“姊妹楼”和“文武楼”之称,唐代诗人李咸用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即是对两楼的精恰写照。

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鼓楼南檐下正中,悬挂有“文武盛地”蓝底金字匾额,是陕西巡抚张楷重修此楼竣工后,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笔”。北檐正中悬挂有“声闻于天”匾额,笔力挺拔,相传系咸宁李允宽所书。

西安鼓楼是我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的古代建筑,也是目前所存在全国最大的鼓楼,且在我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更多的介绍内容见下: 

展览与表演

馆藏文物展:展出的50余件藏品,是钟鼓楼保管所馆藏文物中的珍品。展览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清代瓷器为主,主要有绣墩、青花缠枝莲纹贯耳瓶、青花山水人物瓶等;第二部分以景泰蓝、漆器及其他杂件为主,如凤凰牡丹雕漆果盒、古琴、雕填博古插屏等。此外,还有明清家具展和鼓文化展。

鼓乐表演:曲目有打击乐《乘风破浪》、《蛟龙腾飞》、《滚核桃》、《大唐六骏》、《鸭子拌嘴》、《黄河激浪》等。每场2-3曲滚动演出,表演时间10-15分钟。每日六场演出,时间分别为9:00、10:00、11:00、14:30、16:30、17:30。钟鼓楼表演除每日固定时间外,团体欣赏可提前预约,加场演出时间为 晚19:00-22:00。

历史

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比钟楼早4年,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乾隆五年(1740)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90年代又贴金描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1996年西安市重制了鼓楼大鼓,恢复了“晨钟暮鼓”的传统。该鼓声音宏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了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精选点评
评分: 暂无
距离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1.6公里

亲爱的客官,您好!

系统检测到 的手机在近期提交过相似需求,为避免平台会议顾问重复打扰到您,请您确认此需求是否重复,如非重复需求,可点击“非重复需求,确认并提交”。

本次会议需求

活动城市:

活动类型:

活动时间:

活动人数:

活动预算:

其他项目:

提交时间:

VS

相似会议需求

活动城市:

活动类型:

活动时间:

活动人数:

活动预算:

其他项目:

提交时间:

非重复需求,确认并提交
是重复需求